top of page

學生眼中的「班主任」——李慧心教授 

Writer: Wendy Lau

Editor: Tsui Man Yip

浸大人文學課程30週年專題創作 

李慧心教授 Professor Amy LEE Wai-sum

李慧心教授於2001年加入香港浸會大學,成為人文學課程及英文系的助理教授。2009年升任副教授,至2016年期間出任通識及文化研究課程(現稱文化研究及創意產業課程)的課程主任。2016年獲邀出任人文及創作系副系主任。2019至2021年出任宋慶齡堂宿舍舍監,並於2020年出任文學院副院長(本科生)直至2021年1月離職,現為香港都會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院長。 

Professor Amy LEE Wai-sum joined HKBU and became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umanities Programme and English Department in 2001. Then, she became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2009. In the same year, she also became the founding Programme Director of Liberal and Cultural Studies (LCS) programme until 2016, which is now called Cultural Studies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programme. In 2016, she was invited to be an Associate Head of the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Creative Writing. From 2019 to 2021, she was a Resident Master of CL Soong Hall. In 2020, she was an Associate Dean of Arts (Undergraduate Studies) until January 2021, when she left HKBU. She is currently the Dean of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Languages at 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TIUM7528.JPG

「我有聽過同學說我好像班主任,『有甚麼事就找Amy吧』。」李慧心教授說。 

李教授在2001年9月加入浸大,成為人文學課程及英文系的教師,「編制上我也是英文系的,但大部分時間都在人文學課程教書,事實上我也有教過英文系的科目。」

後來工作久了,李教授也有以自己特別喜歡的課題,開設一些新的選修科目給學生。在課堂內外,她都很喜歡與不同學系的學生交流。她記得有一位從外國來浸大做交換生的同學對她所教的內容感到非常驚喜的事。「我記得有一科叫A Lifelong Romance with Films,其他學系的同學都可以修讀。加上我這些班是用英文教的,所以很多交換生也會修讀。有一次,有個外國同學(在自己學校)也是讀電影的,看到這一科只是用電影作為例子去說明某些東西,他覺得很驚訝,覺得『為甚麼可以這樣說電影?我(學校)那邊不是這樣的!』自此每一次上課他都很開心,下課後他也會問差不多一個小時的問題。我想我喜歡的,就是可以有不同的學生,除了人文學系的同學,也有交換生同學、內地同學,或者其他學系的同學來加入,會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反應,我想我享受的是這種混合。」

對李教授來說,讓她感到有成就感的,是課程成功地從三年制變為四年制。雖然課程開初的規模小,有某些科目由其他學系的教師負責任教,但她和學生仍然熟絡。「當我看到自己的時間表時,知道同學在Year 1、2、3都要見到我,(大家)自然地會變得熟絡一點。除了課堂上有東西要討論外,下課走過,看見我的辦公室門打開了,他也會走進來聊兩句,所以師生關係是真的比較親密一點。甚至我有聽過同學說我好像班主任般,『有甚麼事就找Amy吧』。」雖然學系規模隨後變大,教師數量變多,分教的科目減少,以致能與同學接觸的機會沒有以前那麼多,但李教授相信即使在目前的狀況下,人文學系的師生關係仍然是比其他地方親密一點,「我猜是跟人文學課程或創意及專業寫作課程有很多Co-curricular activities有關,我覺得是絕對有關係。」 

除了教授學科知識外,李教授也十分關注學生的心靈健康。她表示無論是人文學課程時期,還是升格為人文及創作系之後,其中一樣她很喜歡的是,老師都會很用心地與學生連繫。2019年對很多人來說,壓力都很大,除了在課業上支援學生外,李教授也知道學生需要情緒上的支援。在這段時間裡,有老師在課堂以外舉辦了一些瑜珈班或手作班,希望可以幫助學生放鬆繃緊的情緒。而李教授也特意開設了一個有關健康生活方式的通識教育科目(GE course),盡量在這一科裡給予學生多一些空間嘗試去冥想、寫日記,以這類方法給予學生支援。李教授這一舉動,已足見她對學生的關愛。窩心的是,學生是有回應的,「我在我的通識教育科目裡所得到的意見回饋是非常正面的。我教書教了這麼多年,從未試過所有同學交齊功課,而且是準時交齊功課,即使要他們寫字也是這樣。他們的需要我是看到的,我給予的一些支援他們也是有回應的。我很欣賞在人文及創作系的設定裡,大家(老師)都有這樣的意向,同學也是會接受的。」老師對學生的關懷,學生是能夠感受得到的,雖然學生準時交齊功課是必要,但同時這也是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和關懷所給予的最佳回應。 

李教授在浸大的這些年來,她一直都很欣賞學系裡的師生情誼,「其實我一直都很欣賞在人文學系裡那種師生關係,大家有個共同目標,或者很重視陪伴、人與人之間的連繫。無論是老師與同學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老師與老師之間的那種連繫。」現在她已離開浸大,到其他地方工作,她坦言自己曾經嘗試很多次,想把這種模式搬進她工作的地方裡,但就遇到了前所未見的困難,後來她回想起才發現,「原來在人文學系裡的設定真是一個很奇妙的化學反應,剛巧有一群適合的人在那個地方裡,就有一個這樣的火花,衍生了一個很溫暖、很舒適、很有連繫、很關心大家的環境,這是我感受得到的。」

從開辦人文學課程至今,已超過三十年。雖然當初有一些寫於紙上的目標已經達到,但始終這些目標都會因外在環境而改變。李教授的教育目標一向都在「人」,她認為在培育學生方面更為重要。「這麼多年來,大家可以看得到是有一種『HUM人』,我們已經看到有這個趨勢,即是說已經是相當成功地培育、訓練出一群會這樣思考的人。希望在未來的框架裡都可以繼續做到這件事,無論在任何方面或不同方法。」 

最近有不少人選擇離開香港,對於教育和文化的傳承問題,李教授則說她當初入行教書的時候沒有去思考一些宏大的計劃,她覺得教育所培育、投資的是「人」,有批判性思考的人。無論是留在香港,還是在外地,只要做好自己要做的事,對世界已經有正面的影響。 

也許我們每一天都會對自己、世界的變化而感到慨嘆、氣餒,對此我們不妨聽聽李教授的分享。她分享了佛教的「無常」觀念,她解釋道:事物每一刻都在變化,好的會變壞,壞的會變好;既然事物在變,即使現在的情況很壞,要有信心總有一刻會變好,在好的時候就去享受,但要知道總有一刻會變壞,要接受這種無常的狀況,希望自己有智慧、能力、平靜的心去看透這個無常的變化。此外,她還分享了一個自己的座右銘——聖嚴法師的佳句「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我覺得這句很有智慧,雖然我仍未做到,但我覺得這句很有邏輯,也相信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她接著解釋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要逃避,是要面對,接受了,然後處理它,看看能做多少,處理完便放下,因為又會有新的無常、挑戰要去面對。」 

縱使世事無常,但學系在這三十多年來的足印、人與人之間的連繫、師生之間的友好情誼,卻又像為這個規律的無常中,帶來點點的人情味和暖意。從李教授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出,老師與學生並不單只是傳道、受業、解惑那麼簡單,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老師對學生的期盼、學生與老師的互信,其實也同樣重要。老師除了會引導、傳授學生知識之外,同時培育學生成為一個更好、有批判性思維的人,這關係正正就好像班主任與學生般,而這一點已經在這個學系裡彰顯出來。 

FOLLOW US ON

  • Instagram
  • Facebook
  • YouTube
pearl pink-background (2) (1).png
bottom of page